晚上去了超商,看見一名女高中生在路邊講電話邊哭,心中第一個念頭覺得好麻煩,我啊,是那種喜歡觀察不喜歡干預的人。
認識自己這麼久了,內心也是有些糾結,其實喜歡與合拍的人相處,但這個樣子是沒有機會的去增加相處機會。
前不久,把人生路線交給了命運,命運是看如果找到哪裡的工作,就決定走「人」或「錢」的路線。
之後工作到了台北,所以是「人」的路線。
我告訴自己:如果選擇了這個路線,就不可以懶得實踐它。
我覺得自己是這樣的人,對感情願意付出的程度:如果真的值得,跨越一整個地球也要過去。
在這兩者綜合之下,產生了台東行的計畫,整個很突然,恰逢國內旅遊旺季,差點快要開天窗。
但運氣點滿,所以行跟住能在93%滿房率之下也能拿到手,可能也是一種旨意?去吧去吧~
這個行程,目的就是去找大學同學,問工作是客套話,問看看他們的人生觀才是重點。
如果可以,希望可以多一點被接待,但沒有,吃個飯就掰了,剩下就是我一個人該走完的。
對我來說,旅遊最重要的是身邊的人,如果人是對的,去哪裡都好。人不對,走出門都嫌懶。
最有價值的相處只有這樣子,來回超過十小時,就只有這樣?會猶豫代表有理智運作中。
跑個大老遠,結果就這樣?雖然早有預料到,但我也不能要求更多是吧?
不過我認為,這可能就是最後一次會願意去台東。
熱氣球看完後,目前所知的台東就很少吸引人的,關鍵點還是時間不夠,要走去台東就不要留下遺憾給以後再去。
之後會不會再訪?就理性分析,有時間,首選絕對出國玩。錢嘛?跟時間比之後,只是小case。
如果定調為最後一次的拜訪,預算也會比較開,就找這麼一次,充滿象徵意味,這趟旅行不可能會回本。
身為機會主義的份子,對人際關係也是機會主義,有就撿,沒有就說緣分跟不合,懶得花錢花心思去維持。
但是,目前的路線出了一個功課給自己,「人」,想試試看,如果用意志力改變了自己,得到了新的契機,會不會開創新的機緣呢?
後面在台北工作的日子,在人際關係想做的是主動出擊,所以得抵抗我的「不划算」的念頭,真的不划算嗎?沒去完又怎麼知道呢?
總以為自己理解了人,說真的,也沒花多少時間在「人」上面,那些人,真的就是我認為的樣子嗎?
我覺得很陌生的人,結果會主動幫我想。停在腦裡印象中的樣子很多錯覺,但也醒悟到根本就沒有機會能夠相處瞭解到真面目,而不是一知半解。
砸下這一趟,就只是個自我宣言,意志力主導的變革是可以戰勝真實的自己。儘管可能會因為一個人旅行而內心哭哭。
我也想要多認識,認識那些覺得很棒的人,但這並不像一般的我會做的事情,方針改變一段時間後就會習慣,做事方針可以從這趟旅行去奠定基礎。
也許到時看到路邊講手機一邊哭的人,不管男女(但男的放自生自滅的機率是超高),都會依照自己內心的好奇,去搭訕(?),問他哭屁哭?